各位小伙伴,今天咱们来聊点干货,关于中药丸剂代加工的费用那些事儿。别看小小一颗药丸,背后的成本可大有讲究,从药材到包装,每个环节都藏着学问。咱们这就掰开了揉碎了,帮你算笔明白账。
首先说说药材成本,这可是大头,占整个费用的三到五成。普通药材像黄芪、当归这种,每公斤几十到两百块就能搞定,但要是用到人参、麝香这类高端货,价格直接起飞,每公斤轻松破千。代工厂一般会让你自己备料,或者加收10%到20%的服务费帮你采购。想省钱的话,可以选择“来料加工”模式,只付加工费,适合精打细算的老板们。
生产工艺也是个关键因素。水蜜丸的加工费大概每克8分到1毛5,浓缩丸因为多了提取浓缩的步骤,价格要贵上30%到50%。如果还要给丸子穿个糖衣或者薄膜衣,每克再加2分到5分。要是玩点高科技,比如微波干燥或者低温粉碎,费用还得再涨个两三成。所以选工艺的时候得掂量掂量,毕竟钱包和效果得兼顾。
包装这事儿也不能马虎。塑料袋包装最接地气,一毛到三毛一个;铝塑泡罩看起来高级点,五毛到一块二一板;要是追求复古风,瓷瓶玻璃瓶安排上,每个三块到十五块不等。另外设计费得单算,一款包装两千到五千,毕竟颜值即正义嘛。
订单量越大越划算,这是铁律。小批量订单通常得付1.5到2倍的加工费,比如一百公斤以下可能每克两毛五,但要是能上一吨,价格直接砍半。所以组团下单更香,懂的都懂。
资质认证这块,GMP认证的工厂比普通工厂贵15%到25%,要是出口还得加个五万到十万的认证服务费。检测费用也不少,每批微生物检测八百到一千五,重金属农残检测一次两三千,新产品备案代理费三万到八万。所以预算的时候别光看加工费,这些隐性成本也得算进去。
2025年的行情显示,基础丸剂每克一毛五到三毛,定制配方四毛到八毛,OEM贴牌直接一块五到三块。举个例子,某北京企业代工六味地黄浓缩丸,两百公斤订单总成本十五万二,折合每克七毛六,这里面原料、加工、包装、检测一个都不能少。
想省钱的话,可以试试组合优化,比如用水丸代替蜜丸能省两三成,通用包材比定制设计便宜一半,集中采购还能打个八五折到九二折。地域差价也要利用好,中西部代工厂比沿海便宜10%到20%,药材主产区周边加工运输更划算。长期合作还能享受加工费返利、免费仓储这些福利,妥妥的VIP待遇。
最后提醒大家,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把工艺变更追加费、仓储超期费这些细节写清楚,避免后期扯皮。质量监控也别马虎,第三方飞检、成品水分标准、不合格品召回条款都得白纸黑字。现在行业还有个新趋势叫“数字化代工”,虽然加工费贵个8%到10%,但能实时监控生产进度,减少试错成本,适合那些追求效率和高端的玩家。
总之,选代工方案得看产品定位,传统滋补类可以侧重性价比,高端制剂就得优先考虑质量体系。希望这份攻略能帮你避开坑,把钱花在刀刃上!

访问手机版
微信公众号